首页    冷冻运输行业现状与展望

冷冻运输行业现状与展望

近年来冷链运输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行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这种迅速发展的背后,冷链行业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冷链运输行业标准规范的缺失、节能降耗状况不好、信息化、运营人员状况存在问题。以下为具体冷链问题做详细分析:

1、冷链运输行业安全体系与应急预案建设

从食品行业早期的“苏丹红问题”到近期几乎使中国乳业品牌全军覆没的牛奶“三聚氰氨问题”,以及多次引起世人关注的医药产品问题,都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冷链产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因此加强对冷链运输行业的安全监管应成为本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冷链运输行业不仅仅要重视输配送设备、各项先进的冷冻冷藏技术等要素的投入与改进,同时也要加强企业运营和产品发生质变情况下的应急反应管理能力。

2、冷链运输行业标准缺失

相对于冷链仓储行业而言,冷链运输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因此造成大量流动资源进入这一领域,行业主体规模大小不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行业准入标准缺失是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对于冷链运输行业标准缺失的第二个方面,主要表现为技术标准与设备标准的缺失。我国众多的冷链运输企业依然存在着加冰制冷的现象,对于化气凝霜等先进的冷冻技术尚未有效推广;同时对于冷链车辆的构造、车型没有特定的标准,因此造成车辆市场混乱。

冷链运输行业运营流程、功能模组标准化缺失。我国冷链运输行业运营流程与功能模组基本是通过普通货物运输流程和模块演化而来,未能有效的考虑冷链产品的特定、标准以及冷链车辆与冷库有效衔接等现实问题,因此造成行业运营现状混乱,亦给产品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同时也造成了较大的产品损耗。

3、冷链运输行业资源配置状况

冷链运输行业具有高投入、低产出、回收期长的特点,除大型冷链企业具有自建冷链仓储和运输系统外,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第三方冷链物流供应体系极为短缺。

因为冷链系统对于储藏和运输产品具有特定性的要求,一旦产品或者客户主体出现变动,将会给物流资源提供者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无限制的进行资源构建又将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在这种状况下,基于全社会系统的冷链资源配置共享体系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4、冷链运输行业节能降耗状况

近年来随着能源的紧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如何提高物流业节能减排能力已成为发展物流业的重中之重。节能减排,即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物流管理,已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和行业发展的共识。

而冷链运输又是物流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冷链运输行业的耗能至少高于普通物流行业消耗量的20%以上,因此有效链接运输活动的各个环节,有效降低能耗,成为冷链运输行业不可推卸的责任。

5、冷链运输行业信息化、运营人员状况

冷链运输行业不同于普通运输行业,其硬件水平和货物运作要求较之普通货物具有较强的刚性需求,因此对于信息化的配置和运营人员的管理水平、应急处理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我国整体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而冷链运输行业的信息化现状更是不容乐观。同时,众多的运营人员都是从普通货物运输行业转变而来,不仅对产品特性不熟悉,对于冷链运输的运营要求掌握程度更低,同时冷链运输应急预案能力亟待提高。

冷链运输行业发展展望

尽管我国速动设备受全球经济影响,在2008年有所低落过,但是近几年已经重新发展起来。经过调整之后,我国的速冻设备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这与我国速冻食品的市场规模尚有较大发展空间相关。所以我国未来冷链运输行业发展还是比较可观的。但是面对良好的发展前景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一快速发展中存在或将会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我国冷冻产业来说,冷冻设备的正确应用不仅关系到整个冷冻行业的健康发展,食品冷冻行业更关乎这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传统冷库操作中的手工操作与现代冷库操作中的机械加工相比,存在更多的问题,如:手动操作更容易有微生物污染、产品规格大小不一、单体质量不一以及产品成型不良等系列问题。因此冷链的自动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冷链行业需要转型的方向。设备领域的国产化不仅是冷冻设备产业的大发展,同时也将是速冻行业的一次发展机遇。